close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摘要】: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是当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WTO统计资料显示,COPD已成为全球第4位死亡原因,预计2020年将跃居为全球范围内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病,进一步加重全球的社会经济负担。随着病情的进展,COPD患者不仅存在肺功能的逐渐下降,同时还伴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骨质疏松,抑郁等合并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深入地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COPD是当今全球的研究热点。COPD患者早在发病初期就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内皮功能障碍在COPD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当血管内皮受损后可通过EPCs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修复损伤的内皮,对于维持内皮功能完整和血管新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显著增加人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改善其内皮修复功能,提示姜黄素对修复内皮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姜黄素对COPD患者的内皮损伤是否具有修复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如何,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COPD患者外周血来源的EPCs的数量、增殖功能、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分泌功能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synthase, 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选择住院的COPD病人30例,分别抽取外周血15mL,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各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均分为4组,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μmol/L)刺激并诱导其分化为EPCs,荧光双染色鉴定EPCs后进行细胞计数。消化收集贴壁的EPCs,再加入各浓度姜黄素,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6,12,24,48h)。采用CCK-8法检测EPCs的增殖能力,硝酸还原酶法(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未加入姜黄素的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可以促进PBMC向EPCs的分化率,从而增加了EPCs的数量。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EPCs数量增加越明显,当姜黄素浓度为15μmol/L时到达高峰(P<0.01)。姜黄素也显著改善了COPD患者EPCs的自身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关系,与15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共培养24h后,EPCs的增殖及NO分泌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1)。姜黄素刺激后,EPCs的eNOS表达也显著上调,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当姜黄素浓度为15μmol/L时上调最为明显(P<0.01)。 结论 姜黄素可增加COPD患者外周血EPCs的数量,改善其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并上调eNOS的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增加EPCs数量并改善其功能活性来修复COPD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3.9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63.9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